昨日是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臘八,。臘八喝粥的習俗,,古已有之,。最早起源于佛教。北宋有記載:初八日,,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,,作隊念佛……諸大寺作浴佛會,,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,,謂之臘八粥,。

隨著這一習俗慢慢演變、發(fā)展,,每到佳節(jié),,家家戶戶都會飄出濃郁的臘八粥香。如今,,臘八粥多是粗糧粥,,食材選擇有很多種,,而中老年朋友們常常有胃腸消化功能不良、或者有“三高”的問題,。
這些人在喝臘八粥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,?
煮粥慎重選擇食材
對于普通人來說,五谷雜糧都可以用來當煮粥的食材,。但對于老年人,,以及患有“三高”的人,應該少放些豆子或者不放豆子,,減少或者不放谷物類食材,,避免食用后血糖升高加快,,以及給腸道造成過大的負擔,。
對于容易消化不良或經常拉肚子的老年人,,、可以多放山藥,、蓮子等比較容易消化,對腸道刺激比較小的食材,。
對于三高問題比較嚴重,,但消化功能沒有什么問題的老年人,在煮粥時,,盡量增加豆子的比例到1/3以上,。
喝粥不加糖加鹽
大家在煮臘八粥時,為了讓臘八粥的口味更符合自己的喜好,,會加各種食材來改變臘八粥的風味,。比如用黑米紅豆冰糖熬出甜味十足的臘八粥,或者往臘八粥里加香腸和臘肉讓臘八粥味道變得更咸一點,。
盡管臘八粥里大部分都是升糖能力較低的粗糧食材,,但粥里仍然還含有不少大米。大米在水中加熱溶解,,進入胃部后更容易被消化吸收,,血糖升高速度遠遠高于米飯。如果我們還往粥里加一些肉類或者含糖量較高的食品,,那毫無疑問會讓人喝完臘八粥后血糖升高的更快,。

所以,對于三高人群來說,,喝臘八粥切記不要加糖加鹽,,也不要在粥里加肉類或者含糖量較高的食材。
除此之外,,今天中醫(yī)妹兒再給大家講一下老年人在冬天養(yǎng)生應該特別注意的幾個宜與忌,。
宜
1.生活規(guī)律,,起居有常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載:冬三月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,。早睡以養(yǎng)人體陽氣,,保持溫熱的身體;遲起以養(yǎng)奶氣,,日出而做,,以避嚴寒,求溫暖,。衣著要暖和,、寬松、柔軟,。腳要保暖,,睡前用溫水洗腳,并搓腳心100-200次,,以補腎健腦,。總之,,冬季宜養(yǎng)藏為本,,強腎助陰,以順應自然,。御寒健身,。

2.飲食調攝,科學合理
冬季飲食之味宜減咸增苦,,因為腎主咸味,,心主苦味,咸能勝苦,,故以補心氣,、固腎氣。飲食宜溫熱,,但不可過熱,。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,以防損傷脾胃,。民諺云:冬朝勿空心,,夏夜勿飽食。因此,,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許,,以驅風御寒。還要注意維生素A、維生素B2,、維生素C的攝取,,適量食胡蘿卜、油菜,、菠菜,、綠豆芽、棗,、核桃仁等,。所謂:“藥補不如食補”。陰虛之人應適當多食些羊肉,、雞肉,、鵝肉,以補虛益氣,、養(yǎng)胃生津。

3.加強鍛煉,,增強體質
中醫(yī)素有食補不如氣補之說,。冬天動一動,,少鬧一場病;冬天懶一懶,,多喝藥一碗。氣補或動一動就是運動,。冬季晝短夜長,,陽光微弱,應多在室外鍛煉,,以補陽光照射不足,。在冷空氣中活動可增強神經調節(jié)機能,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,,但鍛煉不宜出大汗,,以防感冒。避免在大風,、大霧,、雨雪等惡劣天氣中鍛煉。

忌
一忌外出過早,。冬季的早晨,,室外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,所以外出最易引起感冒,,甚至誘發(fā)心腦血管病,,因此老人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后到室外鍛煉。

二忌活動過劇。適當?shù)捏w育運動是強身健體,、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,,但老人不宜做劇烈運動,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,,如慢跑,、騎自行車、打太極拳等,。若運動后頭暈,、頭疼、四肢乏力,、胸悶氣短,、失眠多夢,那就說明運動量過大,,要注意減少運動量,,甚至暫時停止運動。
三忌蒙頭睡覺,。有些老人冬季喜歡捂頭睡覺,,以為這樣可以暖和些,殊不知這樣一來被窩內的氧氣含量會逐漸減少,,而二氧化碳等廢氣逐漸增加,,使正常的呼吸運動受到影響,甚至造成窒息,,或因缺氧誘發(fā)心腦血管病,。因此正確的睡眠方法是:右側臥位,低枕,,頭露被外,,雙腿屈伸。

四忌“小疾”不治,。老年人如遇感冒,、咳嗽、頭疼,、心慌等“小疾”,,又是在冬季,必須及時治療,,以防患于未然,。